邓医生手把手教您刮痧拔罐
以前没有真正明白,现在才开始真正明白。一个医生到底该做些什么,才是真的本心、本位。医生不仅仅是埋头开药治病,而是让更多人掌握防病治病的简便廉验的方法,不生病、少生病,一人受益,全家都安康!9月23号这天我和几位热爱养生保健的老师们一起学习、操作了简便易行的防病治病方法,今天整理成文字和大家分享。
一、操作方法
1、刮痧:需要的工具:刮痧油、刮痧板
刮痧油:香油、红花油、热水都可以,最好是艾草精油。
刮痧板:木头刮痧板最好,如果紧急情况下也可以用光滑面的梳子、调羹勺等。
3岁以下的小小孩子妈妈们也可以用嘴在皮肤上吮痧,一样可以出痧。针对感冒发烧等问题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先在局部皮肤涂上刮痧油,刮痧板与局部皮肤成45度角,顺着皮肤刮。
刮痧的常见部位:头部、肩背部(腰以上)、前胸、肘部、腘窝、大腿根。总的原则是顺着肌肉的纹理,避开骨肉,根据不同的病情可以适当的调整,不懂的及时和中医大夫联系。
2、拔罐:
分为火罐和气罐
拔火罐的工具:玻璃罐、止血钳、脱脂棉球、95%酒精。
拔火罐的顺序及注意事项:
1、准备棉球。棉球可以多用几个棉球铺平展,然后做成一个较为结实的球,这样的棉球使用时间较长,酒精挥发的时间较慢。
2、止血钳夹住棉球。折叠的棉球比较松散,可以用止血钳用力夹住。这个时候要注意手持止血钳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尖端朝上。这样点燃之后就可以保证火头朝上,防止意外。
3、棉球蘸酒精。棉球蘸酒精的时候要保证棉球全部被酒精浸润而棉球里的酒精又不多,蘸完酒精棉球要轻轻挤捏一下保证挤得酒精不流,同时注意手上不能留有酒精,防止灼伤自己。
4、点火吸拔。一手拿着玻璃罐,用火在瓶口快速绕一至两圈,然后快速吸拔在需要治疗的穴位上即可,如果被施术的人感觉吸拔太紧,可以一手用拇指轻轻按压皮肤,另一只手轻轻抬起罐体,稍稍释放一些气体。
气罐,又叫真空抽气罐(如下图):真空抽气罐操作起来比较简单,直接用工具抽气,就可以把罐体吸拔在相应的穴位上了。这个方法比较安全、简单,建议家庭使用。
注:受凉感冒后多选用火罐,如果没有或者不会操作也可以用气罐代替;
二、常用的部位:
上背部刮痧:督脉(脊椎)、膀胱经(脊椎两侧)、肩胛骨缝(顺着骨缝刮)、肋骨骨缝(顺着肋骨走向挂)
头部可以采取“地毯式”,挨住刮。
拔罐时选择肌肉丰满的地方,避开骨头部位。
三、适应症:
1、上焦有热的情况:头面部郁热,如嗓子疼、牙疼、头疼、耳朵疼、口眼鼻痒、面部痤疮、心烦急躁等,可以在颈部、大椎穴附近、上背部(腰以上)刮痧拔罐,严重时可以在耳尖放血,来散郁热;
2、受凉后发烧、咳嗽、鼻塞、流鼻涕、背部疼紧等,也可以在颈部、大椎穴附近、上背部(腰以上)刮痧拔罐,把风寒散去;
3、受凉严重时,发烧、身上疼,发烧温度高时,对于身强力壮时也可以在背部(上背部、膀胱经)走罐;
4、急性的胸闷、心慌、喘、中暑等情况,也可以在上背部(腰以上)、前胸刮痧,上背部拔罐;
5、血压高、血糖高的,可以经常在小腿的内外两侧肝胆经上来回刮痧;
6、平时保健,可以把整个头部、脖子周围、肘窝、腘窝、腋窝、大腿根、手指、脚趾等靠上、靠外、靠末梢、“人体管道拐弯处”挂刮痧。
7、胃肠受凉不舒服、痉挛时也可以在腹部拔罐,注意肚脐上不拔,之后最好配合艾灸。
四、根据出痧情况判断身体内在情况:
1、鲜红痧,提示内在有热了,需注意饮食清淡、情绪平和、少吃辣的;
2、紫黑色痧,提示局部外面是受凉、身体内部是有郁热的,需注意保暖,尽量不吹空调、风扇;还需保持大便顺畅;
3、罐内有水气,提示身体有湿热,需要注意饮食清淡、好消化、需注意保持大便顺畅;
五、注意事项
1、每次每个部位刮痧和留罐时间不能过长,每次不多于10分钟,老人和孩子每次5~6分钟;
2、平时保健养生不能太频繁,一周1~2次;有以上不舒服的症状时可以根据程度,一周多次
3、腰部尽量少刮痧、拔罐(腰为肾之府,刮痧拔罐属于泻法,肾不能过多泻)
4、刮痧拔罐最好在家里操作,操作时门窗要紧闭,操作后一定要盖严实,不能受凉、受风。
5、年老体弱者一次选取的面积要小,操作时间要短。
6、刺络放血可以2周1次,年老体弱者尽量不刺络放血。
7、短时间留罐一般不会起水泡,但是万一起水泡时,可以用一次性无菌针头把水泡刺破,敷上艾灰,利于除湿敛疮。
六、最后和大家一起练练八段锦:
七、感动和大家在一起的时光!
老师们说:“每次学,每次都有收获,以前操作不对的,今天在这就知道了,以后就纠正过来!”“以前不知道,练完八段锦,身体真舒服。”
我自己的感受:大家很谦虚!有很多中医常识其实已经会了,在家也经常给人操作,但是仍然很谦虚,很认真地一点一点学习,随身带着本和笔记;有的是孕妇,有的在东区住得比较远、倒了好几趟车,为了孩子、为了家人,还是不怕辛苦,过来一起学习……这种学中医为家人的态度,真的令我很感动。大家对我们橘井中医的信任让我也很感激!我们一定再接再厉以病人为师,向大家学习!
点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访问橘井中医网站
橘井中医:邓星星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pygav.com/gsbz/14192.html